锅炉蒸汽发生器模块炉通用选型在线计算工具

蒸煮蒸汽炉(锅炉)选型计算器
原始液体温度
液体容量 吨(输入要加热的液体重量)
液体需要加热温度 ℃(100℃是水的沸腾温度)
希望时长 分钟
需要蒸发量 公斤/每小时(t/H)
换算功率 千瓦/kw(兆瓦MW)
换算模块数

热量计算公式 : Q = cm(t2-t1)( Q=cmΔt)

Q——热量,单位kcal/kg;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C——比热容,单位kcal/kg·℃(水比热容1 kcal/kg·℃);1kg物质升高(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M——质量,单位kg;(1T=1000kg),组成物体物质的多少。

t——温度,单位℃或℉。

t1——初温,单位℃或℉。

t2——末温,单位℃或℉。

使用公式时只需Δt=t2-t1,即末温减初温即可

ΔT:单位℃,温度变量,升高或降低的温度。

说明:

  1. 该工具按照:1吨蒸发量=60万大卡=700kw为基准计算。
  2. 一吨锅炉功率是700KW还是750KW?该工具按照学术标准700KW计算,750KW为市场用功率数值。
  3. 该工具按照热能学及相关期刊行业标准数据作为基准。
  4. 该工具得出数据为理论值,影响因素包含但不限:设备燃烧率、蒸汽管道热损失、二次换热的换热器、散热损失(用气设备热损失)例如夹层锅的换热面积或者水池里面的盘管换热面积都有可能影响加热时间。

参考文献:

  1.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第22卷 第9期 P63 蒸汽锅炉的蒸发量雨热功率MW的换算 刘福仁 .国家质检总局
  2. 《工程热力学》第二版 朱明善 刘颖 林兆庄 彭晓峰. 清华大学出版社
  3. 《传热学》 第四版 杨世铭 陶文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比热容知识点:

最初是在18世纪,苏格兰的物理学家兼化学家J.布莱克发现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上升到相同温度所需的热量不同,而提出了比热容的概念。几乎任何物质皆可测量比热容,如化学元素、化合物、合金、溶液,以及复合材料。

历史上,曾以水的比热来定义热量,将1克水升高1度所需的热量定义为1卡路里。
设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某一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热量ΔQ时,温度升高(或降低)ΔT,则ΔQ/ΔT称为物体在此过程中的热容量(简称热容),用C表示,即C=ΔQ/ΔT。用热容除以质量,即得比热容c=C/m=ΔQ/mΔT。对于微小过程的热容和比热容,分别有C=dQ/dT,c=1/m*dQ/dT。因此,在物体温度由T1变化到T2的有限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Q=∫(T2,T1)CdT=m∫(T2,T1)cdT。

一般情况下,热容与比热容均为温度的函数,但在温度变化范围不太大时,可近似地看为常量。于是有Q=C(T2-T1)=mc(T2-T1)。如令温度改变量ΔT=T2-T1,则有Q=cmΔT。这是中学中用比热容来计算热量的基本公式。

在英文中,比热容被称为:Specific Heat Capacity(SHC)。

用比热容计算热能的公式为:Energy=Mass×Specific Heat Capacity×Temperature change
可简写为:Energy=SHC×Mass×Temp Ch,Q=cmΔT。
与比热相关的热量计算公式:Q=cmΔT 即Q吸(放)=cm(T初-T末) 其中c为比热,m为质量,Q为能量热量。吸热时为Q=cmΔT升(用实际升高温度减物体初温),放热时为Q=cmΔT降(用实际初温减降后温度)。或者Q=cmΔT=cm(T末-T初),Q>0时为吸热,Q<0时为放热。
涉及到物态变化时的热量计算不能直接用Q=cmΔT,因为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发生物态变化后,物质的比热容变化了。

这篇文章有用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1 / 5. 投票数: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