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运行规则(5)锅炉辅机的运行

6.锅炉辅机的运行
6.1送风机的运行
6.1.1送风机启前的检查
6.11.1安全罩完好,无松动.
6.1.1.2各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6.1.1.3冷却水畅通,排水管无堵塞;
6.1.1.4检查挡板和传动装置应完好,开关灵活,挡板应在关闭位置,并将远动执行机构手轮放置在遥控位置

6.1.1.5送风机周围应清洁,无杂物堆积,照明充足,
6.1.1.6停用时间较长时,应通知厂用电值班工测量电动机的绝缘,
6.1.1.7应能盘动风机叶轮,机壳排水阀开启应无水流出。
6.1.1.8上述检查工作完毕后,告知司炉,可以启动风机。
6.1.1.9启动风机前,应先通知厂用电值班员,
6.1.1.10启动风机时由值班员在旁监视,如有异常即用事故按钮停下,
6.1.1.11启动前送风机人口挡板在关闭位置,出口挡板微开
6.1.2送风机的启动
6.1.2.1合上电源开关,此时电流表指示到顶,略停片刻后,电流回复正常,开关指示灯红灯亮,绿灯灭,风机运转正常,
6.1.2.2全开风机出口风门挡板
6.1.2.3绶慢开启入口风门调节挡板,调至所需风量的位置。
6.1.3送风机的停止
6.1.3.1逐渐关小直至全关入口风门调节挡板,
6.1.3.2拉脱电源开关,开关指示绿灯亮,红灯灭,风机停止运行。
6.1.4送风机运行中的监视
6.1.4.1电动机的温度和各轴承的温度不得超过80C.
6.1.4.2轴承油位正常,保持适当的冷却水量:
6.1.4.3风机运行中声音必须正常,无磨擦声;
6.1.4.4送风机运行中震动不大于0.10mm;
6.1.4.5地脚螺栓应牢固不松动
6.1.4.6联轴器接合完整,安全罩完好:
6.14.7入口风门调节挡板的就地开度和控制室开度指示一致。
6.1.4.8送风机应保持清洁,并有良好的照明;
6.1.5遇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风机的运行(用事故按钮按1分钟);
6.1.5.1轴承冒烟时;
6.1.5.2电动机着火时;
6.1.5.3风机发生强烈震动,撞击磨擦危及设备安全时;
6.1.5.4风机或电动机有严重缺陷,危及设备或人身安全时。
6.2疏水系统的运行
6.2.1疏水泵的运行
6.2.1.1疏水泵启动前的检查
6.2.1.1.1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6.2.1.1.2泵和电动机的地脚螺丝牢固;
6.2.1.1.3靠背轮螺丝应完整牢固并有安全罩
6,2.1.1.4电动机接地线应良好
6.2.1.1.5泵的进出口水门应完整,压力表应投人,
6.2.1.1.6盘动水泵应无卡位现象
6.2.1.2疏水泵的启动
6.2.1.2.1联系除氧器值班员,说明即将启泵送水。
6.2.1.2.2开启疏水泵进水门
6.2.1.2.3开启疏水泵空气门,待有水排出后关闭之·
6.2.1.2.4启动疏水泵,待转速正常后,开启水泵出水门
6.2.1.3疏水泵运行中的监视
6.2.1.3.1疏水泵出口压力正常(不低于1.0MPa)
6.2.1.3.2轴承温度正常不高于70℃.
6.2.1.3.3电动机的电流正常,不超过额定电流(41.8A)
6.2.1.3.4泵和电动机的震动正常(不大于0.08mm)
6.2.1.3.5轴封水流正常
6.2.1.3.6无异常声音,泵和电动机地脚螺丝不应松动.

6.2.1.4疏水泵的停止
6.2.1.4.1疏水停止前,应与除氧器值班员联系,说明即将停泵的原因。
6.2.1.4.2关闭疏水泵的出水门
6.2.1.4.3停止疏水泵的运行,
6.2.2疏水扩容器的运行
6.2,2.1疏水扩容投人前的检查
6.2.2.1.1检查开启疏扩器至疏水箱的排水门
6.2.2.1.2开启疏扩器的排大气门
6.2.2.1.3检查疏扩器的压力表完好并投人
6.2.2.1.4检查疏扩器的各阀门应完好
6.2.2.2疏水扩容器的投入操作步骤
6.2.2.2.1开启疏水扩容器人口的各疏水门少许,暖管10~15分钟.
6.2.2.2.2逐渐开大疏扩器人口的各疏水门至全开位置
6.2.3疏水系统的运行监视
6.2.3.1检修后投人疏水系统时,检查疏水箱应清洁,无污泥杂物。
6.2.3.2锅炉正常运行时,疏水箱应有1/3水位,水温应低于90℃。
6.2.3.3定期化验疏水箱内的水质应合格,否则不允许向除氧器送水。
6.2.3.4疏水箱应定期排污
6.2.3.5疏水箱水位达到2/3时,应联系向除氧器关水

6.锅炉辅机的运行
6.1送风机的运行
6.1.1送风机启前的检查
6.11.1安全罩完好,无松动.
6.1.1.2各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6.1.1.3冷却水畅通,排水管无堵塞;
6.1.1.4检查挡板和传动装置应完好,开关灵活,挡板应在关闭位置,并将远动执行机构手轮放置在遥控位置,
.1.1.5送风机周围应清洁,无杂物堆积,照明充足,
6.1.1.6停用时间较长时,应通知厂用电值班工测量电动机的绝缘,
.1.1.7应能盘动风机叶轮,机壳排水阀开启应无水流出。
6.1.1.8上述检查工作完毕后,告知司炉,可以启动风机。
6.1.1.9启动风机前,应先通知厂用电值班员,
6.1.1.10启动风机时由值班员在旁监视,如有异常即用事故按钮停下,
6.1.1.11启动前送风机人口挡板在关闭位置,出口挡板微开
6.1.2送风机的启动
6.1.2.1合上电源开关,此时电流表指示到顶,略停片刻后,电流回复正常,开关指示灯红灯亮,绿灯灭,风机运转正常,
6.1.2.2全开风机出口风门挡板
6.1.2.3绶慢开启入口风门调节挡板,调至所需风量的位置。
6.1.3送风机的停止
6.1.3.1逐渐关小直至全关入口风门调节挡板,
6.1.3.2拉脱电源开关,开关指示绿灯亮,红灯灭,风机停止运行。
6.1.4送风机运行中的监视
6.1.4.1电动机的温度和各轴承的温度不得超过80C.
6.1.4.2轴承油位正常,保持适当的冷却水量:
6.1.4.3风机运行中声音必须正常,无磨擦声;
6.1.4.4送风机运行中震动不大于0.10mm;
6.1.4.5地脚螺栓应牢固不松动
6.1.4.6联轴器接合完整,安全罩完好:
6.14.7入口风门调节挡板的就地开度和控制室开度指示一致。
6.1.4.8送风机应保持清洁,并有良好的照明;
6.1.5遇有下列情况,应立即停止风机的运行(用事故按钮按1分钟);
6.1.5.1轴承冒烟时;
6.1.5.2电动机着火时;
6.1.5.3风机发生强烈震动,撞击磨擦危及设备安全时;
6.1.5.4风机或电动机有严重缺陷,危及设备或人身安全时。
6.2疏水系统的运行
6.2.1疏水泵的运行
6.2.1.1疏水泵启动前的检查
6.2.1.1.1轴承油位正常,油质良好;
6.2.1.1.2泵和电动机的地脚螺丝牢固;
6.2.1.1.3靠背轮螺丝应完整牢固并有安全罩
6,2.1.1.4电动机接地线应良好
6.2.1.1.5泵的进出口水门应完整,压力表应投人,
6.2.1.1.6盘动水泵应无卡位现象
6.2.1.2疏水泵的启动
6.2.1.2.1联系除氧器值班员,说明即将启泵送水。
6.2.1.2.2开启疏水泵进水门
6.2.1.2.3开启疏水泵空气门,待有水排出后关闭之·
6.2.1.2.4启动疏水泵,待转速正常后,开启水泵出水门
6.2.1.3疏水泵运行中的监视
6.2.1.3.1疏水泵出口压力正常(不低于1.0MPa)
6.2.1.3.2轴承温度正常不高于70℃.
6.2.1.3.3电动机的电流正常,不超过额定电流
41.8A)
6.2.1.3.4泵和电动机的震动正常(不大于0.08mm)
6.2.1.3.5轴封水流正常
6.2.1.3.6无异常声音,泵和电动机地脚螺丝不应松动.
.2.1.4疏水泵的停止
6.2.1.4.1疏水停止前,应与除氧器值班员联系,说明即将停泵的原因。
6.2.1.4.2关闭疏水泵的出水门
6.2.1.4.3停止疏水泵的运行,
6.2.2疏水扩容器的运行
6.2,2.1疏水扩容投人前的检查
6.2.2.1.1检查开启疏扩器至疏水箱的排水门
6.2.2.1.2开启疏扩器的排大气门
6.2.2.1.3检查疏扩器的压力表完好并投人
6.2.2.1.4检查疏扩器的各阀门应完好
6.2.2.2疏水扩容器的投入操作步骤
6.2.2.2.1开启疏水扩容器人口的各疏水门少许,暖管10~15分钟.
6.2.2.2.2逐渐开大疏扩器人口的各疏水门至全开位置
6.2.3疏水系统的运行监视
6.2.3.1检修后投人疏水系统时,检查疏水箱应清洁,无污泥杂物。
6.2.3.2锅炉正常运行时,疏水箱应有1/3水位,水温应低于90℃。
6.2.3.3定期化验疏水箱内的水质应合格,否则不允许向除氧器送水。
6.2.3.4疏水箱应定期排污
6.2.3.5疏水箱水位达到2/3时,应联系向除氧器关水

7.2重油泵的投人与解列
72.1重油泵启动前的检查
7.2.1.1地脚螺栓和背轮螺丝均无松动,防护罩完好,
7.2.12电动机电源接线及接地线良好
7.2.1.3盘车灵活,无摩擦声
7.2.1.4油泵轴承油室的油位,油质正常,冷却水畅通.
7.2.1.5机器及场地清洁,无杂物阻塞,
7.2.1.6重油泵压力表,温度表应良好井处于投入状态,各阀门完整,
7.2.2重油泵启动前的准备
7.2.2.1充油排汽,开启泵体排气门,滤油器前后隔绝门,油泵出油门应关闭,缓慢开启进油门,断续盘车,确认泵体内的空气已排尽后,关闭泵体排气门。
7.2.2.2输送热油时,在启动前要均匀预热,预热是利用被输送的热油不断通过泵体内进行的。暖泵速度不宜太快,预热速度为50℃/h,断续盘车,当泵体外壳温度不低于入口油温40℃,可停止暖泵操作。
7.2.2.3重油泵亦可用蒸汽暖泵,采用这种方式暖泵时,应在泵体未充油之前,开启泵体排污门,微开蒸汽吹扫门,吹扫时叶轮不应倒转,断续盘车,暖泵速度不宜太快
7.2.2.4重油泵启动前的出油门,旁路门及排污门应关闭。
7、2.3重油系的启动
7.2.3.1联系值长及锅炉毫长
7.2.3.2按重油泵启动按铝,当油泵电动机电:出口油压正常后,逐渐开启出油门(在出曲门关闭的情况下泵体连续工作的时间不能运过3分钟),同时调整回油调节门,保持供油压力的隐定,
7.2.3.3重油泵在运转过程中,电动机电流据度,电动机和泵的振动值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声过华,泵出口油压正常,
7.2.3.4调整油压正常后,可据情况投人联和回油自动调节,
7.2.4重油泵的停止
7.2.4.1接到停泵通知时,联系锅炉班长-除锁,并将回油调节打至手动位置,
7.2.4.2逐渐关闭出油门,同时调整回兰门类兰压力保持在5.0+0.2MPa范围内,
7.2.4.3全关出油门后,供压力意定可泵,停泵后按需要投入联锁备用泵时可投人祖应系三联锁开关,并开启相应系统的进、出油门开二暖泵。
7.2.4.4如停泵检修时,应关路门选二各压力表门,开启排污门,开改三门进致三于净后,关闭吹扫门,排污门,通如电气拉开电票挂上工作牌,
7.2.5重油泵的切换栋
7.2.5.1按照重油泵启动前检查要求进行检查,并联系锅炉班长,
7.2.5.2解除联锁,将回油调节打至手动位置
7.2.5.3关闭准备投人的重油泵的出油门,旁路门后,启动准备投人的重油泵,待转速和出口压力正党后,逐渐开启项出油门,同时调整回油门,保持供油压力的稳定、
7.2.5.4投人的重油泵运行正常后,逐渐关闭准备停用的重油泵出油门,同时调整回油门,保持供油压力稳定,停用的油泵出油门全关方可按钮停泵,
7.2.5.5供油母管油压正常后,投入联锁和回油自动调节.
7.3轻油泵的投人与解列
7.3.1接到启动轻油泵的通知后,检查轻油泵,滤油器及所属管道正常,开启轻油泵进油门,压力表门,关闭轻油泵出油门及旁路门,
7.3.2启动轻油泵,待轻油泵运转正常后,逐渐开启出油门,同时调整回油门,保持油压在MPa范围内.
7.3.3接停泵通知,按停泵按钮,各阀门保持在启动前的位置以作紧急备用。

7.3.4轻油泵运转期间,经常检查电动机电流、温度,电动机和泵的振动值在正常范围内,无异声,转动平稳,泵出口油压正常,
7.3.5调整油压正常后,可投人回油自动调节,

7.4滤油器的运行
7.4.1滤油器滤网应严防堵塞,运行中滤网前后压差不应超过0.01MPa,否则应停用吹扫后,通知检修人员清洗。
7.4.2滤油器的投、停、吹扫操作与配用的供油泵同时进行,
7.4.3吹扫前首先关闭供油泵的出油门及旁路门,关闭进油门,压力表门。关闭滤油器的进、出油门,开启滤油器上、下排污门,油泵排污门,吹扫操作要求如下
7.4.3.1开启滤油器,供油泵吹扫门进行吹扫,吹扫干净后关闭吹扫门
7.4.3.2在开启油泵吹扫门时必须断续盘车,防止泵轴弯曲变形,
7.4.3.3吹扫完毕后,先关吹扫门,待设备内汽水排净后,关闭泵排污门及滤油器上、下排污门.
7.5燃油加热器的运行
7.5.1燃油加热器的投入
7.5.1.1开启加热器排污门,缓慢开启相应的吹扫门,对投用的加热器进行吹扫预热,吹扫完毕关闭吹扫门
7.5.12充油操作应缓慢进行,防止供油母管失压,加热器的汽及冷凝水可通过排污门排走,
7.5.1.3加热器放空气门应在进汽门开启前开启,发现有蒸汽冒出时可关闭,以便排净不凝汽体。
7.5.1.4加热器投汽运行后,微开相应的进、出油门,监视出口油温,并相应地缓慢开启进汽门,进出油门,注意供油母管温度的变化,不允许只开进汽门不开出油门,以致加热器内油温超高面形成结块影响传热性能,在进汽门全开后,用疏水一次门开度调整出温温度.
7.5.1.5投用的加热器与运行中的加热器并列运行时,出口油温度的温差不得超过士5℃.
7.5.1.6加热器的疏水通过疏水一、二次门和疏水器后排往疏水扩容器
7.5.1.7疏水投用疏水器时,注意监视该加热器的进汽压力及出口油温,防止疏水器失灵而引起供油温度降低及加热器壳程的蒸汽安全门动作,
7.5.2燃油加热器的停用
7.5.2.1缓慢关闭加热器的出油门,同时调整供油压力供油温度,
7.5.2.2关闭进汽门后关闭进油门疏水门,开启放空气门
7.5.2.3缓慢开启排污门,并注意供压力的变化,微开蒸汽吹扫门进行吹扫,吹扫完毕后关闭吹扫门,待汽冷凝水排净后关闭排污门。
7.5.3燃油温度的调整
7.5.3.1加热器出口油温应根据不同油种、油质、燃油化验分析数据确定。
7.5.3.2多台加热器并联运行时,其出口油温度相
9:35:55差不应超过土5℃.
7.5.3.3供油温度的调整一般通过调整疏水门的开度来进行调整,在达不到效果时,可通过进汽二次门来进行调整,
7.6燃油流量计的运行
7.6.1燃油渡量计投入前的检查
7.6.1.1滤油器疏油门应关闭
7.6.1.2油流量计前后隔绝门应关闭
7.6.1.3油流量计前后压力表应处于投人位置
7.6.2油流量计投人运行的操作步骤
7.6.2.1投入油流量计前应有司炉班长命令,并设专人监护联系。
7.6.2.2缓慢开启流量计前隔绝门,同时注意流量计前后压力表指示变化情况,再缓慢开启流量计后隔绝门。
7.6.2.3待流量计管路充分预热后,方可缓慢关闭流量计的旁路门,同时注意流量计后压力表指示正常,防止断油。7.6.2.4当发现流量计前后压差或与油枪前进油压力差达到0.6MPa时,应暂停操作,待找出原因并消除
后才能继续进行。
7.6.3油流量计的停用操作
7.6.3.1停油流量计前应有司炉班长命令,并设专人监护、联系。
7.6.3.2缓慢开启油流量计旁路门。
7.6.3.3待旁路投运正常后,缓慢关闭油流量计前隔绝门,同时注意流量计后压力表指示变化情况,若发现油压降低达到0.6MPa时,应暂停操作,找出原因并消除后,才能继续进行。
7.6.3.4关闭油流量计后隔绝门
7.6.3.5缓慢开启滤油器疏油门进行疏油,疏完后关闭.
7.6.4油流量计在运行中的维护
7.6.4.1运行中应经常检查油流量计运行是否正常.
7.6.4.2流量计滤油器前后压差应小于0.1MPa,否则应更换清洗滤网,
7.7供油母管的切换
7.7.1甲供油母管故障转为乙供油母管运行的操作方法;
7.7.1.1报告值长并联系有关岗位说明即将进行转换工作,
7.7.1.2详细检查有关的阀门开启,关闭位置正确后,方可进行充油,排汽操作。
7.7.1.3缓慢开启运行加热器出口至乙供油母管之隔绝门,向乙供充油、排汽,视甲供油压下降情况,逐渐关小回油调节门。
7.7.1.4待甲、乙供油母管的油压平衡后,全开运行热器出口至乙供油母管之隔绝门,再开启炉前向该炉供油的乙供油母管隔绝门和电动门。
7.7.1.5关闭炉前甲供油母管的隔绝门和电动门然后燃油加热器出口至甲供油母管之隔绝门,
7.7.1.6开启甲供油母管排污门,开启炉前甲供油
母管的吹扫门进行吹扫,吹扫干净后即关闭蒸汽吹扫门,待管内的汽凝结水排净后关闭排污门,7.7.2乙供油母管故障转换甲供油母管运行的操作
方法,参照7.7.1方法进行操作,
7.8燃油设备的运行维护和检查制度
7.8.1运行参数限额
7.8.1.1各设备、管道实际工作参数不得大于额定值,(见7.1设备特性及规范)
7.8.1.2蒸汽压力:燃油加热器蒸汽管压力不高于1.0MPa,伴热蒸汽压力不高于1.0MPa,吹扫蒸汽管压力不高于1.0MPa,
7.8.1.3供油泵电机外壳温度115℃,轴承温度70℃,振动不大于0.06mm(双振幅).
7.8.1.4供油泵推荐工作粘度不大于25°E。
7.8.1.5供油泵正常运行及切换操作时,供油压力被动值在5.0士0.2MPa
7.8.1.6供油温度正党运行调整波动值不得超过士5℃.
7.8.1.7低油压联锁电接点动作压力参数。
7.8.2巡回检查制度
7.8.2.1每小时巡回检查内容
a运行中的供油泵有无异声和不正常的振动
1b供油泵的轴承,电机外壳温度是否正常,轴承油室油质,油位是否正常,
c供油泵机械密封无泄漏,冷却水畅通。
d各运行及备用中的管道、法兰、阀门是否泄漏,
e供油泵出口就地压力表,低油压联锁电接点压力表,供油母管压力表的压力参数是否对应。
7.8.2.2交接班前巡回检查内容:
a电机接线是否良好,电机,泵地脚螺丝应无松动,靠背轮的防护罩牢固,电缆头是否发热。
b并联运行中的加热器出口油温不超过士
5℃,
c各供油压力表的压力参数是否对应
d加热器的各个疏水器疏水情况良好,
e管道上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阀门法兰,焊缝应无泄漏.
f各辅助备用设备是否处于良好务用状态
7.9供油泵的故障及处理
7.9.1供油泵汽化及抽空
7.9.1.1现象
a供油泵出口油压下降,出口压力表参数值波动,电机电流值降低,供油母管压力下降。
b低油压报警信号动作,严重时引起联锁备用泵自投。
7.9.1.2原因:
a泵体内空气未排干净
b蒸汽吹扫门泄或关不严
c滤油器堵塞
d油罐油位偏低,燃油粘度过大,增加供油泵进油管流动阻力,产生供不应求现象,
e油罐油温过高全油罐中杂物质油罐出口管,出口门被堵塞,
g有关阀门的世在切换操作中脱落
7.9.1.3处理罐运行。
a运行油罐油位偏低,油温过高,应立即切换油b在供油泵抽空汽化,联锁不动作,联锁备用泵不能自投时,应立即手动备用泵,维持供油压力参数,停下故障油泵,
c滤油器前后压力表压差超值时,应切换供油泵运行。
d油罐油温偏低时,应适当投用油罐加热器运行。
e检查关闭好供油泵、滤油器吹扫门
f充油排气时应将泵体内空气排净,
7.9.2供油泵泵体或电机损坏
7.9.2.1现象
a泵出口油压下降,电机电流不稳或增大
b泵体发生异常振动和杂音,电机外壳温度超值
c电机轴承温度超值
d严重时油泵大量漏油或电机烧毁
7.9.2.2原因a若发现电流值突然增大,在电压及负荷不变时应测量电机及泵体振动,找出原因以采取相应对策,b如影响供油,电机电流超值而引起有焦味冒烟时,立即启动备用油泵运行,停下故障油泵,如电机跳闸而设备本身无明显异常现象时,允许再启动一次,
7.9.3供油泵堵塞
7.9.3.1现象
a泵体温度低,开启放空气门无油排出
b盘车不灵活或盘不动
7.9.3.2原因
a燃油粘度大,凝固点高,室温较低
b油泵停下后未低吹扫或吹扫不干净
C热备用泵旁路门未开或开度太小,冷却水门开度太大.
7.9.3.3处理
a关小冷却水门,适当增加油循环油量
b按照供油泵吹扫要求进行操作
7.9.4供油泵打不出油
7.9.4.1现象
a油泵并人系统后,出口压力高于母管压力
b电机电流接近空载电流
c泵体温度升高

7.9.4.2原因
a设备损坏或质量缺陷
b泵出油门门世脱落或逆止门卡住。
7.9.4.3处理
a启动备用泵保持正常供油.
b轻敲逆止门外壳便之振动恢复动作
c无法恢复时停泵检修

8.2空气压缩机启动前的检查
8.2.1检查各紧固件(包括地脚螺栓)是否牢固、场地无油污、杂手、照明充足,地沟盖板盖好,
8.2.2控制系统设备齐全,按钮完整,电流表、指示灯齐全。
8.2.3检查冷却水管道是否畅通(关闭放水阀,打开进水阀),从溢水斗处观察水路是否畅通.
8.2.4机身应注入合格的机油(GB443-64规定的HJ20),油位在油标尺规定的范围.
8.2.5注油器中应注人SYB1216-64规定的13#(冬天)或19#(夏天)压缩机油。并手摇注油器数十转,从油缸进油管接头处旋松螺母,观察到出油后,再旋紧螺帽,将注油器再摇几转
8.2.6手支盘车2~3周,视其有无阻碍、撞击、震动或其它杂音,
8.2.7空压机出气门开启,贮气罐各阀门]位置正确压力表齐全、正确投人、各安全阀可靠,
8.2.8转动减荷阀手轮,使螺杆上升,关闭减荷阀。
8.3空压机的启动
8.3.1合上电源开关,启动空压机,观察油压是否在0.15~0.25Mpa,若小于0.1Mpa,可调节油压阀,若无效,应立即停车,检查油泵,检修后启动。
8.3.2启动检查后油泵是否发热,注油器工作是否正常,压缩机是否有异声,
8.3.3若发现油压表指针剧烈震摆,应旋松管接头,将余气排出后再旋紧螺母,
8.3.4待转速稳定后,打开减荷阀,调节储气罐排气阀,使其压力为0.8Mpa内运行,
8.3.5检查空压机运转良好,无异声,振动符合要求,当压力高达0.81Mpa时,减荷阀自动关闭,空压机进入无负荷运转,当压力低于0.7Mpa时,减荷阀自动打开,空压机进入正常运转,
8.4空压机运行中的监视和注意事项
8,4.1应保持机身油池的润滑油在油标规定的范围内,且油质良好,油位低于规定值时应及时加油,油质不良,应停机换油
8.4.2应保持注油器油室中的油量,并经常检查注油器工作情况
8.4.3随时注意和检查各压力表及各部温度表在下列数值范围内:
8.4.3.1第I级压力表在0.18~0.22Mpa范围内。
8.4.3.2第Ⅱ级压力表不超过0.8Mpa
8.4.3.3润滑油压力不低于0.1Mpa,
8.4.3.4冷却水最高排水温度不超过40℃。
8.4.3.5机身油池内润滑油温度不超过60℃C。
8.4.3.6各级排气温度不超过160℃。
8.4.4随时注意电动机温升及电流表读数,不应超
8.4.5检查各级进气阀是否发热,压力调节器和减过规定值。荷阀工作是否正常,
8.4.6倾听空压机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8.4.7根据实际情况,每2小时放出中间冷却器和储气罐中的冷凝水,
8.4.8注意压缩机有无回气漏水现象,
8.5空压机的停运
8.5.1打开中间冷却器排污阀进行排污.
8.5.2逐渐关闭减荷阀,使机器进人无负荷运转,
8.5.3打开止回阀前的放空阀,使排气系统的高压气排入大气
8.5.4断电、停电
8.5.5关闭进水阀,打开排污阀排除气缸和冷却器中的残余水,
8.6遇有下列情况下,应立即停车
8.6.1压缩机任何一部分温度突然升高或超过允许值时;
8.6.2压缩机有回气或漏水时;
8.6.3压缩机Ⅱ级压力表超过0.8Mpa或安全阀连续跳开;
8.6.4油压空然降低;
8.6.5当冷却水突然中断供应时,除须立即停车外
9:37:44还应注意决不允许将气缸内的水放出,注入新的冷却水应待压缩机气缸自行冷却后再放水,如停水运行时间较长,应拆缸检查;
8.6.6压缩机或电动机有不正常的声音;
8.6.7电流表读数突然增大,
8.7压缩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我厂的压缩空气净化设备由下列单元组成:无热再生空气干燥器、除油装置、气液分离器、缓冲、储气罐组成,经过净化干燥后的压缩空气供给热控装置及锅炉安全门使用。8.7.1气液分离器投人运行的操作
8.7.1.1开启气液分离器的进气、出气阀门、压缩空气经过气液分离器清除水雾后进人除油装置.
8.7.1.2每隔2小时,开启气液分离器底部疏水阀,定期排放污水。
8.7.2除油装置投入运行的操作
8.7.2.1缓慢开启除油器的进气阀门,观察压力表是否在额定的工作压力以内。
8.7.2.2开启排污阀,观察是否有气排出,如有表示正常。
8.7.2.3缓慢开启除油器的出气阀门,开始送气.当送气量为除油器的额定空气处理量,压力为额定的工作压力时,精滤器与粗滤器两筒体上的压力表差值不超过0.02Mpa时,表示除油器运行正常。
8.7.2.4排污阀应每班排放一次,
8.7.2,5在额定情况下,表压指示压力降超过0,1Mpa时,应切断气源,停止运行,通知检修人员清洗检修过滤元件,
8.7.3无热再生空气干燥器投人运行的操作
8.7.3.1启动:开启干燥器进气阀门、出气阀门,待两塔压力相等后,再接通程控器电源,干燥器即开始自动工作,
8.7.3.2干燥:当吹洗完毕后,要以收附剂进行干燥。干燥的方式可采用自身干燥法,即将干燥器的出气门关闭,打开进气门,送进压缩空气,全开节流阀,加大再生气量,此时,干燥器的负荷很低,床层的吸湿量很少,再生气的干燥程度很高,经过50~70小时千燥,干燥器就可进人正常的工作状态,如千燥器停止使用时间较长,或更换新的吸附剂,亦要对吸附剂进行干燥。干燥空气达到要求露点后,可关小节流阀,减少再生气量,待露点稳定后,干燥器可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8.7.3.3干燥器的两个塔(A塔和B塔)交替连续工作,A塔工作时,B塔再生:每10分钟(出厂调定)为一周期。通过程控器可调出10min,16min,20min三种周期,视用户生产用气而定
8.8
压缩机事故处理
8.8.1润滑油压力降低
8.8.1.1故障原因

a,机身润滑油不足;
b,过滤网过滤器堵塞;
c,油压表失灵;
d.润滑油管路堵塞或破裂;
e,供油泵失去作用,打不上油;
f.回油阀失灵,油经回油阀短路回油池,
8.8.1.2处理方法:
a.应立即加油;
b,清洗过滤网或过滤器;
c.更换压力表;
d.检修油管路;
e.检修油泵;
f.检修回油阀;
8.8.2冷却水系统故障
8.8.2.1原因:
a.冷却水水管路泄漏水;
b.一、二级气缸内有水;
c.中间冷却器水管破裂;
d.冷却器水管水垢过厚或水量不足。
8.8.2.2处理方法:
a,检修冷却水管路;
b.有漏水故障应停止运行,进行检修;
c.检修冷却器芯子;
d.清理水管路水垢,调整水量.
8.8.3安全阀故障
8.8.3.1现象及原因:
n.安全阀不动作或误动作;
b.安全阀漏气;
c.安全阀动作后气压仍上升
8.8.3.2处理方法:
a.检查安全阀是否卡死或弹簧压力调节不当,并重新调准;
b.阀芯与阀座之间是否有污垢或接触不良,应清除污垢或研磨阀门。
c.阀芯升不到应有高度时,应拆卸,洗涤防锈,检修。

9.2启动锅炉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
9.2.1启动前的检查
9.2.1.1炉墙、护板完整严密,无严重损环现象
9.2.1.2看火孔、孔门完整严密,防爆门正常动作灵活可靠:
9.2.1.3水冷、过热器及省煤器外观正常无变形
9.2.1.4各汽水管道阀门,燃油管道阀门.各风烟挡板外观正常,无损坏,开关灵活:安全门外观正常:
9.2.1.5各转动机械(风机、水泵、油泵)的安全遮拦及保护罩完整牢固,电机与机械部分连接良好,电缆接头与接地线均正常完好,润滑油的油位计清晰,油位正常,冷却水畅通,地脚螺丝紧固无松脱,手动盘车无卡涩.扬
9.2.1.6汽包水位计账示清晰,各压力表、温度表等表计齐全且在正常备用状态,
9.2.1.7·各汽、水、油管道色环清楚,标志明确,管道支吊架完整牢固.
9.2.1.8油枪连接管件严密无泄漏,进退灵活:油箱油位正常;
9.2.1.9操作盘面正常、清洁,各开关按钮齐全完好,热工信号正常,指示灯光正常,
9.2.1.10整个启动炉场地清洁,照明充分,
9.2.2启动锅炉在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9.2.2.1联系电气人员测量各电机绝缘合格,电源已送上;
9.2,2.2投人水位表、压力表、温度表、风压表、油压
表等各种表计;
9.2.2.3送上表盘电源及高能点火装置电源:
9.2.2.4准备好备用的人工点火火把;
9.2.2.5开启过热器各疏水阀:关闭各排污阀及放水阀;
9.3自动锅炉的点火操作及运行调整
9.3.1启动锅炉的点火操作;
9.3.1.1启动给水泵向锅炉止水至较低可见水位;
9.3.1.2关闭送风机入口风门,打开烟道挡板、启动送风机,风压维持在50~100Pa吹扫5~10分钟;
9.3.1.3待控制盘上“允许点火”指示灯亮了之后,适当关小风门启动油泵将迪压调至1.96Mp,投入电火花点火装置打开油枪进油阀点着油枪,着火后及时调燃烧,避免冒黑烟;燃烧正常后及时退出点火枪,
9.3.1.4若油枪着火失败,应及时停止进油并停止油泵运行,待炉膛充分吹扫后重新点火,
9.3.1.5燃烧稳定后及时投入各个保护开关
9.3.1.6启动锅炉起压后及时全关各过热器疏水并定期排污一次,
9.3.2启动锅炉的运行调整
9.3.2.1从锅炉点火至达到额定参数为1~1.5小时,在升压阶段应适当控制升压速度,
9.3.2.2启动锅炉的参数调整,主要是根据厂用蒸汽母管的压力变化来进行,应根据汽机和大锅炉对厂用蒸汽的要求随时调整,
9.3.2.3启动锅炉的负荷调整通过改变回油压力来进行。负荷调整的操作顺序如下:增加负荷时先增加风量,后增加油量减少负荷时先减少油量,后减少风量,
9.4启动锅炉的停炉及常见故障处理:
9.4.1启动锅炉的停炉操作:
9.4.1.1接到锅炉班长的停炉命令后,停止油泵运行,关闭油枪进油门、回油门、退出油枪,保留风机运行吹扫5分仲停止风机运行;
9.4.1.2停炉后打开过热器疏水门,关闭锅炉向母管供汽的气门,若汽压过高,可适当开启后空排汽门。
9.4.1.3将锅炉水位上至最高可见水位并排污一次,排污完毕继续上水至最高可见水位后停给水泵。

9.5启动锅炉的事故及故障处理(此节内容可参照第5章事故处理部份)

这篇文章有用吗?

点击星号为它评分!

平均评分 0 / 5. 投票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