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机组事故及故障处理
5.】事故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5.1】锅炉运行人员在发生事故或故障时,必缅沉着,冷静,根据现象迅速判明事故或故障类型,找出事故原因,并立即采取措施对事故原因予以消除,迅速恢复正常运行,若事故原因暂时不能消除,应及时汇报值长及有关上级领导,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
5.1,2事故处理过程中运行人员必须坚守各自的岗位,听从指挥,积极配合事故处理。
5.1.3事故状态下,各岗位电话联系时,语言必须简洁、明了,受令人在接受命令后,应复述命令内容,正确无误后执行并在执行后及时汇报发令人·
5.1,4运行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原则上只接受当班值长及锅炉班长的指挥,对于当时在场的上级领导的意见,指示等,可作为参考。对于上级领导的错误命令,有权拒绝执行
5,16事放处理完华后,在交班前应将事放发生时的运行状况,事放现象及整个处理过程详细记录清能,
6,2钢炉事放及放障炉
2:酒到下列情况之一时,锅护机组应紧急华炉
6,2.1】锅炉严重满水:
6.2.1.2锅炉严重缺水:
521.3所有水位表计损坏,无法判断汽亿水位
5.214主燕汽及主给水管道,阀门:燃油管道,门发生故障,造成大量跑汽,跑水,跑油而无法调整时:
52.15三管严重爆破,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时:
5.21.6发生尾部烟道再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地大于230℃时,
5.2.1.7锅炉燕汽压力,温度超过正常范围而经一系列措施处理仍达到停机参数时。
5.2.2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请示,汇报值长或总工,作申请停炉处理,
5.2.2.1“三管”(水冷壁过热器,省煤器管)泄漏,有漏汽漏水声,但尚能维持汽包水位时;
5.2.2.2炉水、给水及蒸汽品质恶化,严重超标,经各方努力无法恢复正常时;
52.2.3汽包安全门或过热器安全门起座后不回座但汽包水位尚能维持时。
5.23紧急停炉的步骤
52.3.1立即发出事故联系信号;
5,2.32关闭燃袖快关总阀和关闭全部袖枪的快关
52.3.3报告值长,简述事故情况;
5.23.4停关风机,关闭烟风档板及各风门(“三管”破漏时,不能关闭烟道挡板):
5.2.3.5维持汽包正常水位(严重缺水时除外:
5.2.3.6关闭锅炉主汽门(如单机运行时须征得汽机班长同意),打开对空排汽门,其它操作可参考正常停炉的有关规定,
5.3锅炉满水事故
5.3.1满水的现象
5.3.1.1汽包水位超过规定的最高水位.
5.3.1.2“汽包水位高”光字牌闪亮,热工信号报答,各水位表计的指示均超过允许的最高水位线,
5.3.1.3燕汽含盐量增大.
5,3.1.4严重满水时,蒸汽管道产生水冲击,法兰处向处早白汽,过热汽渐迅速降低。
5.3.1.5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5.3.2满水的原因
53.2.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误操作;
5.3.2.2给水自动调节失灵未及时发现;
5.3.2.3水位计或流量表计指示不准确,导致运行员出现误判断,误操作;
5.3.2.4锅炉负荷急剧变化,使汽压波动太大,生了“虚假水位”运行人员调整不及时或调整不当:
6.3.2.5切换给水管路操作不当:
5.3.2.6启动或切换给泵时调整不当,
5.3.3满水的预防正确,
5.3,3.1严密监视汽包水位,检查并确保水位指示
53.3.2给水自动投人时,给水调整门开度应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5.3.3.3负荷波动和给水压力不稳时,应加强对汽包水位的监视。
5.33.4锅炉排污灭火,电负荷及给水泉切换.给水管路切换时,应加强对水位的监视及调整,
5.3.3.5运行人员应及时调整水位,避免水位在0士50的范围以处运行.
5.3.3.6若水位表计损坏而影响对水位的准确判断时,应及时通知有关专业人员处理,
5.3.4满水的处理(轻微满水);
5.3.4.1将给水自动切为手动,关小给水门:
5.3.4.2视水位情况开启事故放水门,尽快降低汽包水位;
5.3.4.3视汽温下降情况,关闭全部减温水及开启过热器疏水门并及时通知汽机;
5.3.4,4报告值长,并根当时情况,稳定锅炉负荷。
5.3.5严重满水的处理。
5.3.51立即发现事故信号并全开事放放水门,关闭所有给水隔绝门:
5.3.6,2按下紧急停护按纽,切断燃袖快关总倒及关闭全部油枪进袖阀,停送风机并关闭风门及挡板:
5.3.5.3关闭炉顶主汽门,开启对空排汽门:
5.3.5.4当水位正常后,关闭事故放水门,重新启动恢复运行,
5,4锅炉缺水
5.4.1缺水的现象
5.4.1.1汽包水位低于规定的正常值,各水位表计的负值指示偏大:
5.4.1.2“低水位”光字牌亮,热工信号报警:
5.4.1,3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然汽(若水冷或省煤器爆管时相反):
5.4.1.4过热汽温上升,
5.4.2缺水的原因,
5.4.2.1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视不严或误操作:
5,4.2.2给水自动调整失灵或给水调门卡住未及时发现:
5.4.2.3水位表计指示不准,导致运行人员误判误操;
5.4.2.4锅炉负荷骤升或给水压力突降未及时调整;
5.4,2.5排污时间过长或排污前未及时同司炉联系;
5.4,2.6水冷壁管或省煤器管严重爆破,
543根水的预防猎施
648」产密览视汽包水位并定时校对各水位青
5482保特给水调节门在有效范围内调节,注意防止假水位:
6433负荷被动及给水压力不稳时,加强对水位
643.4给水压力降低时,适当降低锅炉负荷运行,的监控:及时与汽机人员联系,尽快恢复正常的给水压力。
5,435锅炉开负荷及邻炉开炉时,应密切留意给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4.4轻微缺水的处理;
5.4.4,1将给水自动切为手动,加强进水:
5,4,4.2若给水压力低,可及时联系汽机提高给水压力:
5,4,4,3若采取上述措施后,仍未能维持正常水位时,应报告值长,请求减荷运行,
5.4.5严重缺水的处理;
5.4.5.1立即向汽机电气及值长发出事故信号;
5.4,5.2按下紧急停炉按钮,关闭燃油快关总阀和关闭全部油枪进油门,停止送风机运行;
5.4.5.3关闭炉顶主汽门(单机运行时须征得汽机班长的同意
6.4.5.4严禁向锅炉进水;
5,4,6.6关闭各减温水门(若汽温正常可不关关闭各烟,风挡板,
6,4.5.6重新上水及开炉时间由总工程师决定,
5.5汽、水共膽
5.5.1汽水共膽的现象
5.5.1.1就地水位计内的水位发生急剧被动,水位看不清,其它水位表计指示的水位亦发生大幅度摆动:
5.5.1.2过热汽温急剧下降:
5.5.1.3严重时蒸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阀门法兰,盘根等部位向外冒白汽:
5.5.1.4饱和蒸汽含盐量增大,
5.5.2发生汽水共腾的原因
5.5.2.1炉水品质合格或炉水含油:
5.5.2.2米按规定进行排污:
5.5.2.3负荷骤增或并汽操作不当.
5.5.3汽水共腾的预防措施;
5.5.3.1加强化学监督:
5.5.3.2按规定进行排污;
5.5.3.3控制好升荷速度,避免负荷骤增.
5.5.4汽水共腾的处理措施;
5.5.4.1适当降低锅炉负荷;
5.5.4,2全开事故放水门,全开连排,同时加强给水,维持较低的锅炉水位;
5.5.4,3开启过热器集箱疏水,后包复集箱疏水及#2主汽门疏水。
5,5,4.4及时通知汽机开启主汽管道疏水,
5.5.4,5通知化学取样化验水质根据分析结果进行底部排污直至炉水品质合格:
5.5.4.6在炉水品质未有改善前,应降低锅护负荷并保持稳定,严禁升荷,注意控制水位,
5.6锅炉水冷壁管爆破
5.6.1水冷壁管爆破的现象:
5.6.1.1炉膛内有较大的响声,水位迅速下降旅汽压力下降,
5.6.1.2当给水自动投入时,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燕汽流量:
5.6.1.3炉膛压力增大;
5.6.1.4排烟温度降低
5.6.1.6燃烧扰动大或造成灭火,
5.6.2水冷壁管爆破的原因;
5.6.2.1燃烧调整不当,火焰长期冲刷炉墙:
5.6.2.2启、停炉频繁,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火焰分布不均匀;
5.62.3锅炉水质差,水冷壁管内结垢,腐蚀;
5.6.2.4检修时有杂物堵塞管子或焊口质量关,
5.6.3水冷壁管爆破的预防措施;
5.6.3.1严格执行定排制度;
5.6.3.2保持良好的炉内燃烧工况:
5.6.3.3你负荷运行时尽可能使火焰均匀分布,升炉时严格控制升压速度:
5.6.3.4检修时,应认真检查水冷壁管的外形,发现异常时,应割管检查或更换管子,
5.6.35做好炉水取样分析工作,保证给水,炉水品质合格,
5.6.3.6保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图运行,并尽量避免突然过大增减负荷而造成水循环破坏,
5.6.4水冷壁管爆破的处理
5.6.4.1若经加强进水尚能维持汽包水位及燃烧正常时,应报告值长请示减荷,视情况作短时间运行:
5.64.2经加强进水仍未能维持汽包水位时,应作紧急停炉处理。停炉后保留一台送风机运行,以便于抽尽炉内水汽:
5.6.4.3停炉后仍无法维持汽包水位时,应停止向汽包上水,
5.7省煤器管爆破
5.7.1省煤器管爆破的现象
5.7.1.1汽包水位下降;
5.7.1.2给水自动投人时,给水流量不正常地大于蒸汽流量;
5.7.1.3省煤器附近有异常响声;
5.7.1.4烟道不严密处有水蒸汽冒出有潮湿现象;
5.7.1.5排烟温度降低,省煤器两侧烟温差不正常地增大;
5.7.1.6炉膛压力增大.
5.7.2省煤器管爆破的原因;
5.72.1升停炉阶段停止水后,省循门未及时打开;
5,7.2.2给水自动失灵或调整不当,给水流量变化
.7.2.3给水品质低劣,管材腐蚀严重:太大
5.7.2.4管子或焊口质量差,
5.7.3预防省煤器管爆破的措施:
5.7.3.1保证给水品质合格;
6.7.3,2尽量保证给水均匀,减少管子热应力;
5.7.33升、停炉阶段应注意及时开启省循门:
5,7.3.4检修时应保证良好的检修质量,
5.7.4省煤器管爆破的处理
5.7.4.1加强给水尽量维持正常的汽包水位;
5,7.4.2若加强补水后尚能维持水位正常时,应报告值长,请求减荷,作短时间运行:
5.7,4.3加强补水仍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或影响邻炉的给水时,应报告值长,作紧急停护处理;
5.7.4.4停炉后严禁开启省循门直接向汽包进水.
5.8过热器管爆破
5,8.1过热器管爆破的现象
5.8.1.1过热汽压降低,燕汽流量不正常地小于给水流量;
5.81.2炉膛压力增大,若前屏管爆破时,燃烧扰动增大:
5.8.1.3爆破侧烟气温度降低;
5.8.1.4爆破严重时在爆管位置附近可听到泄漏声
5.8.2过热器管爆破的原因;
5.8.2.1燃烧调整不当,火焰过长,中心过高;
5.8.2.2升、降荷时汽温调整不当,管壁超温;
5.8.2.3升、停炉频繁,长期低负荷或超负荷运行;
5.8.2.4升、停炉阶段排汽不足导致超温;
5.8.2.5过热器管内结垢导致传热恶化;
5.8.2.6检修工艺不良,管材不合标准,
5.8.3预防过执器管爆破的措施;
5.8.3.1运行时,应注意防止过热器管壁超温。
5.8.3.2运行中随时注意调整,保持良好的燃烧工况:
5.8.3.3升停炉阶段保持足够的排汽量;
5.8.3.4保证汽水品质合格;
5.8.3.5停炉检修时认真检查过热器管,(包括割管检查),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5.8.3.6大、水修时根据化学监督检查结果,决定是否对过热器进行反冲洗,
5.8.4过热器管爆破的处理;
5.8.4.1视汽压下降情况,若损坏不严重,破口不是很大时,汽压下降速度不会太快,此时,可报告值长,降低锅炉负荷,可作短时间运行。
5.8.4.2若损坏严重,汽压急剧下降,应立即报告值长并作紧急停炉处理,以防止蒸汽坏邻近管子。
5.8.4.3停炉后保留烟道挡板100%开度,以便于将烟气及蒸汽抽出。
5.8.4.4保持汽包水位在正常水位,
5.9锅炉灭火
5.9.1锅炉灭火的现象;
5.9.1.1热工信号报警,“锅炉灭火”光字牌亮炉膛压力突然下降;
5.9.1.2燃烧室内变暗.从火焰监视屏幕及看火孔内都看不到火焰:
5.9.1.3汽压、汽温下降,并列运行时蒸汽流量急剧减少;
5.9.1.4汽包水位在瞬间先降后升,
5.9.2灭火的原因
5.9.2.1送风机全部跳闸或6000KV电源中断。
5.9.2.2燃油压力过低或燃油快关总阀误关.
5,9.2.3油中带水、油温过低或油枪严重堵塞.
5.9.2.4水冷壁管严重爆破
5.9.2.5MFT所设条件动作或误动作。
5.9.3灭火的预防措施
5.9.3.1加强油罐的排水工作
5.9.3.2油种变化时相应改变加热温度.
5.9.3.3启停油泵或切换油管适时认真操作防止系统油压下降过多,
5.9.3.4燃烧不稳时,应投人轻油助燃并及时检查油枪的着火情况,
5.9.3.5当油过滤器前后压差大于0.03MPa时应及时转换油泵并对过滤器吹扫。
5.9.3.6司炉应加强责任心,经常观察炉瞳燃烧情况,并视需要及时调整配风,
5.9.4锅炉灭火的处理
5.9.4.1立即关闭燃油快关总阀及全部油枪进油阀,严禁果用“爆燃法”重新点火,
5.9.4.2联系值长迅速减少负荷运行:
5.9.4.3维持正常水位,以待重新点火;
5.9.4.4严密监视汽温,防止汽温大幅度降低;
5.9.4.5关小送风挡板,通风3~5分钟,待查明原因并加以消除后,重新点火;
5.9.4.6灭火原因不能短时间消除时,锅炉按正常停炉处理。
5.10燃油严重带水
5.10.1燃油严重带水的现象;
5.10.1.1炉膛压力波动不稳.
5.10.1.2烟窗冒黑烟.
5.10.1.3火焰监视指示灯闪光
5.10.1.4汽包水位波动大。
5.10.1.5过热汽压过热汽温均有下降,并列运行时蒸汽流量下降。
5.10.1.6严重时锅炉灭火。
5.10.2燃油严重带水的原因;
5.10.2.1油罐投运前未按规定加热脱水:
5.10.2.2油管道疏水不良或未疏水
5.10.3燃油严重带水的处理.
5.10.3.1立即投入轻油防燃,
5.10.3.2联系值长减少负荷运行,
5,10.3.3联系油泵房切换油泵运行,
5.10.3.4做好油系统管道的疏水工作,
5.10.3.5灭火时,按灭火规程处理
5.11尾部烟道二次燃烧.
5.11.1二次燃烧的现象;
5.11.1.1烟风道内的烟、风温度及排烟温度不正常地急剧升高;
5.11.1.2烟道压方及炉膛压力升高且剧烈摆动,甚至造成烟道防爆门动作;
5.11.1.3烟窗冒黑烟,氧量指示急剧降低;
5.11.1.4烟道不严密处向外冒火星和烟气,人孔门及外露的铁板可能会被烧红
5.11.2造成二次燃烧的原因;
5.11.2.1燃烧调整不当,油温偏低,油枪雾化不良,使大量未燃烧的炭黑积存在烟道内;
5.11.2.2升停炉频繁或低负荷运行时间过长;
5.11.2.3紧急停炉后烟温过高,导致存积在烟道内的炭黑着火燃烧;
5.11.2.4升、停炉过程中及停炉后对烟道各受热面的温度监视不力,
5.11.3预防二次燃烧的措施
5.11.3.1控制好燃油温度,保证油枪雾化良好,配风适当,避免缺氧燃烧;
5.11.3.2避免长期低负荷运行;
5.11.3.3停炉后加强对烟、风道各段温度的监视:;
5.11.3.4升炉阶段严密监视燃烧情况,保证燃烧良好
5.11.4二次燃烧的处理;
5.11、4.1及时用蒸汽吹扫空预器,若在吹扫空预器后排烟温度仍达到230℃及以上,应报告值长,紧急停炉,
5.11.4.2严密关闭各烟、风挡板,禁止通风.
5.11.4.3排烟温度低于100℃且稳定1小时后,启动送风机通风5~10分钟,然后重新点火,
5.11.4.4若二次燃烧发现不及时,处理完毕后检查时若发现空预器或省煤器烧坏,则不可重新开炉。5.11.4.5二次燃烧处理完毕后,若发现烟道防爆门已动作,应通知检修人员及时处理,否则不准开炉
5.12负荷突降
5.12.1负荷突降的现象;
5.12.1.1蒸汽流量电负荷表指示下降,汽压急剧上升;
5.12.1.2汽压上升的同时汽包水位先降后升;
5.12.1.3若发现处理不及时,汽压上升过快,则会导致过热器(或汽包)安全门动作。
5.12.2负荷实降的处理
5.12.2.1将所有自动切为手动;
5.12.2.2立即开大回油调节总门,打开对空排汽;
5.12.2.3视压力上升情况退现部分油枪,若燃烧不稳,可投人轻油助燃;
5,12.2.4控制好汽包水位,避免水位大幅度波动同时注意防止蒸汽超温,
5.12.2.5运行中如遇负荷突降;禁止进行吹灰,排污等工作,
5.13送风机故障
5.13.1送风机故障的现象
5.13.1.1风机跳闸开关指示灯红灯灭绿灯闪,事故喇叭响,风机的电流表指示降至零位;
5.13.1.2总风压及记膛压力降低;
5.13.1.3一送风机跳闸时,炉膛火焰发暗,烟窗大量冒黑烟,若处理不及时则锅炉灭火,若两台送风机同时跳闸则保护动作,锅炉灭火。
5.13.2送风机跳闸的原因;
5.13.2.1检查人员发现故障在就地用事故按钮停运;
5.13.2.2风机过疏保护动作;
5.13.2.3电气控制回路故障或开关故障;
5.13.2.46KV厂用电源中断.
5.13.3两台送风机运行时一台跳闸的处理;
5.13.3.1若风机跳闸前发现电流超红线,严禁重合闸,否则可重新合闸一次;
5.13.3.2若抢合闸无效,则汇报值长请求减荷;
5.13.3.3将跳闸的风机开关复位;
5.13.3.4开大回油调节门并将部份油枪退出运行;
5.13.3.5将跳闸的风机挡板关闭米全开运行风机的送风挡板;
5.13.3.6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调节好汽温、汽压水位.
5.13.4两台送风机同时跳闸的处理:若两台送风机同时跳闸而联锁不动作时,应立即关闭燃油快关总阀并汇报值长,作紧急停炉处理,
5.13.5送风机机械方面的故障
5.13.5.1送风机发生机械故障时的现象;
5.13.5.1.1电流表指针摆动过大,
5.13.5.1.2风机出口的风压发生变化
5.13.5.1.3风机处有冲击或摩擦等不正常的响声
5.13.5.1.4轴承温度过高
5.13.5.1.5风机振动,串轴过大
5.13.5.2送风机机械故障的常见原因;
5.13.5.2.1叶轮因缺损造成转子不平衡,
5.13.5.2.2风机或电动机的地脚螺丝松动。
5.13.5.2.3轴承润滑油质量不良,油量不足,油环带油不正常,造成轴承磨损。
5.13.5.2.4轴承、转子等制造和检修质量不足
5.13.5.3送风机机械故障的处理
5.13.5.3.1如送风机所产生的振动,撞击或摩擦不致于引起设备损坏时,可适当地降低风机的负荷,便其继续运行,并随时检查风机的运行情况,查明故障原因尽快消除。如经上述处理,风机故障仍未消除有继续加剧时,应停止风机的运行,
5.13.5.3.2当风机轴承温度升高时,应检查油量,油质冷却水量及油环的工作情况,必要时,可加大冷却水量和添油、换油,如经上述处理,轴承温度仍继续升高且超过允许限时,应停止风机的运行
5.146KV厂用电源中断
5.14.1.6KV厂用电源中断的现象;
5.14.1.16KV厂用电压表及各6KV电动机电流表指示到零位,
5.14.1.2各电动机开关红灯灭,绿灯亮,事故喇叭响;
5.14.1.3锅炉灭火;
5.14.1.4汽温、汽压、蒸汽流量均有下降.
5.14.1.5汽包水位先降后升,
5.14.26KV厂用电源中断的处理;
5.14.2.1立即关闭燃油快关总阀及退出全部油枪;
5.14.2.2将所有自动切换为手动将各电动机开关复位;
5.14.2.3立即关闭全部减温水避免汽温大幅度下降;
5.14.2.4报告值长要求立即大幅度降荷;
5.14.2.5注意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5.14.2.6手动关闭各烟、风挡板及油枪风门;
5.14.2.7联系值长尽快恢复电源以备重新启动在电源未恢复前按正常停炉处理,
5.15380V及220V厂用电源中断
5.15.1380V及220V厂用电源中断的现象:
5.15.1.1380V电压表指示到零,事故喇叭响:
5.15.1.2所有仪表电源指示灯熄灭:
5.15.1.3各仪表开度指示及自动调节机构失灵;
5.15.1.4各远控电动执行机构及电动门失电,指示灯熄灭;
5.15.1.5各自动记录表停走;
5.15.1.6各热工信号不报警,信号灯不亮;
5.15.2380V及220V厂用电源中断的处理;
5.15.2.1将所有自动切为手动;
5.15.2.2汇报值长要求迅速恢复电源并尽可能稳定负荷:
5.15.2.3派人就地监视水位井与机械水位校对,手动调节给水尽可能维持正常水位;
5.15.2.4用一次表计监视汽压;
5.15.2,5手动调整送风量,燃油量及减温水量,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5.16安全门动作
516.1安全门动作的现象;
5.16.1.1已动作的安全门绿灯灭、红灯亮;
5.16.1.2炉顶传出响声(跑汽声);
5.16.1.3汽包水位先升后降:
5.16.1.4若属安全门正确动作,则蒸汽压力超过额定值
5.16.2安全门动作的原因;
5.16.2.1负荷突降或发电机跳闸;
5.16.2.2汽机紧急停机;
5.16.2.3电网系统震荡;
5.16.2.4安全门误动作;
5.16.2.5汽压调整不当或降荷调整不及时.
5.16.3安全门动作的处理;
5.16.3.1如压力过高,应立即打开对空排汽门降压,使动作的安全门尽快回座。
5.16.3.2开大回油调节门或将部分油枪退出运行;
5.16.3.3若属安全门误动作,则应手动将其回座;
5.16.3.4注意调整给水维持汽包正常水位;
5.16.3.5若几只安全门动作后在减荷降压仍未回座,则进行紧急停炉处理。
5.17燃油压力突降
5.17.1油压突降的现象;
5,17.1.1“燃油压力低”光字牌亮,热工警铃响;
5.17.1.2汽温、汽压及蒸汽流量下降;
5.17,1.3屏过出口烟温及排烟温度下降;
5,17.1.4氧量指示增大
5.17.2燃油压力突降的原因;
6.17.2.1回油阀或油管道泄漏:
5.17.2.2油泵房故障,
5.17.3燃油压力突降的处理:
5.17.3.1立即投人轻油助燃;
5.17.3.2要求油泵房迅速恢复燃油压力;若油压暂时不能恢复,为了提高油雾化质量,可停运邵分油枪,同时汇报值长,要求适当降低负荷运行;
5.17.3.3整个处理过程中,应注意调控好汽温及水位
5.18炉瞠爆炸(炉瞠“打炮”)
5.18.1异常现象;
5.18.1.1炉膛压力瞬间增大甚至顶表,并从炉膛处传来巨响;
5.月8.1.2烟气从不严密处喷出,并伴有保温材料从高空落下;
5.18.2炉膛爆炸的原因;
5.18.2.1开炉前检查不周,油枪大量漏油;
5.18.2.2点火失败,大量燃油喷入炉膛;
5.19.2.3锅炉灭火后未及时断油;
5,19.2.4紧急停炉时漏关油枪进油门;
5.19.2.5停炉后因油门关闭不严,燃油从蒸汽系统进人,在吹扫过程中带人炉膛引起爆炸。
5.19.3预防炉膛爆炸的措施
5.19.3.1灭火或紧急停炉时,应迅速关闭燃油快关总阀,然后关闭各油枪进回油门,不得遗漏。
5.19.3.2冷态升炉前应认真检查炉内情况,如发现炉内有漏油现象,应在彻底清理后才可启动,
5.19.3.3点火前炉内要通风5~10分钟,若点火失败,应及时停止点火,关闭油门,通风约5分钟后重新点火。
5.19.3.4油门和汽门应按规定涂上色漆以便区别,避免误操作,
5.19.4炉膛爆炸的处理;
5.19.4.1关闭烟、风挡板,关闭所有进油阀门;
5.19.4.3认真检查设备损坏的情况,作好详细记录;
5.19.4.4若设备受损程度轻微,在值长批准后可重新恢复运行。